老粗布是中国传统手工纺织品,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主要特点包括:原料:使用天然棉、麻纤维手工纺线织造。工艺特点:采用原始腰机、斜织机等传统工具工序包含纺纱、浆染、经布、织布等完全手工操作历史发展: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纺织技术汉代形成较完整手工纺织体系明清时期达到工艺高峰20世纪后逐渐被机制布取代文化特征:体现农耕文明特色纹样多采用几何图案具有地域性差异现状:少量地区保留传统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粗布是一种传统手工织造的棉布,采用纯棉纱线为原料,通过手工纺纱、织布等工艺制作而成。其特点包括:材质:纯棉,天然环保,无化学添加。工艺:手工织造,保留传统纺织技术。特点:质地厚实,手感粗糙但透气性好。耐磨耐用,适合长期使用。吸湿性强,适合夏季或潮湿环境。用途:常用于床单、被套、衣物等家居用品。优点:天然健康,适合敏感肌肤;缺点为初次使用可能较硬,需多次洗涤变软。
老粗布是一种传统手工织造的棉布,采用纯棉纱线为原料,通过手工纺纱、织布等工序制成。其特点包括质地厚实、纹理粗糙、耐用性强、吸湿透气性好。通常颜色以原色或简单染色为主,图案多为条纹或方格等传统纹样。主要应用于床上用品、服装、家居装饰等领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生产工艺保留了古老的纺织技术,部分工序如整经、穿综、织造等需手工完成。
老粗布是一种传统手工纺织布料,主要原料为棉、麻或苎麻。特点:质地厚实纹理粗糙耐磨性强透气性好生产工艺:手工纺纱手工织造天然染料染色传统工艺制作主要用途:服装面料家居用品手工艺品装饰材料产地分布:中国农村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手工艺保留地区文化价值:传统工艺代表民俗文化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应用:文创产品开发时尚设计元素环保材料选择
原料选择:使用天然棉纤维纤维长度在25-30mm含杂率低于1.5%纺纱工艺:手工纺纱采用S捻向纱线支数在10-16支织造技术:平纹组织经密180-220根/10cm纬密160-200根/10cm使用木制织布机后整理工序:自然晾晒不进行化学处理手工捶打整理特点:布面保留棉结纹理清晰可见厚度约0.5-0.8mm密度约200g/m²